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,物流行业迎来重大变革,尤其是中国物流企业以创新姿态引领出海潮流,比如货拉拉,不仅成功攻克国际市场本地化的难题,更是开启了智能物流的新纪元。特别是在马来西亚,当地中小企业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38.6%,但长期受到传统物流配送不及时的困扰。随着货拉拉海外品牌Lalamove在当地站稳脚跟后,“Lalamovetome”已经成为当地人搬运物品时的习惯用语,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,而且重塑了当地的传统物流业态。
尽管一些中国物流企业在海外市场已经取得些许进展,但是依旧面临着国际市场本土化的挑战,Lalamove的技术副总裁蒋雄曾指出,货拉拉及Lalamove的技术支持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,才能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。
特别是在地理环境复杂、岛屿众多、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的东南亚地区,“最后一公里”交付非常困难。其次,运力资源分布不均、实时路况、天气变化等因素也增加了车辆与货物的匹配难度。此外,各国在语言、货币体系以及节假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,也为物流企业带来了更多挑战。
以货拉拉的海外独立品牌Lalamove为例。2013年,Lalamove就开始专注于使用技术来革新物流行业,最初团队仅有三名技术工程师,开发了用户端和司机端的移动应用,让用户只需简单几次点击就能与附近的司机建立连接。
随后,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交易引擎,Lalamove构建了一个智能调度系统,根据车型、订单需求、用户偏好等因素,通过调整推单半径等方式来提升车货匹配成功率,同时Lalamove也同步进行货运地图服务的优化工作,科学合理地规划路线,不断提升送货时效。
2021年,为了解决不同市场的时区、货币、地区文化、交通规则、数据储存和税收等法律制度存在地域差异的问题,Lalamove专门自研了一套智能技术体系——先锋(Pioneer)系统,以求在开拓新市场时,根据当地市场的多维度因素进行调整,以确保业务迅速融入,实现本地化运营。
据蒋雄介绍,为了做好智能系统,Lalamove的技术团队前期深入市场进行了包含“市场需求”“技术基础设施”“竞争环境”“监管环境”“本土化需求”等多维度的调研分析,然后不断完善技术体系,最终呈现出了在文化、法律、时区、货币、交通、文字等细节维度都可以随时根据不同市场进行调配的先锋系统。
在货运安全保障方面,Lalamove采用人脸识别技术,能够确保司机身份的准确性,使得货物运输人证一致,而且会通过配送过程中的图片或者签名验证保障货物安全,实现端到端的全程监管。
得益于Lalamove打造的科技送货平台,让原本配送体系落后的小型企业得以实现24/7全天候运营,也为当地的司机群体提供了丰富灵活的工作机会。例如Lalamove在越南提供公开价格和即时交付服务,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物流效率。
Lalamove的成功不仅改善了东南亚地区的物流生态,还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中小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,比如菲律宾的AguirreOfficeFurniture公司,借助Lalamove的物流支持,从家庭小作坊发展到拥有200多平米办公室、日订单量高达500个柜子的大规模企业。
在平台另一端的角色——司机,也在通过这一中国科技平台实现生活的蜕变。如住在菲律宾的JulioFabian,凭借在Lalamove上面接单,已经不仅可以靠摩托车配送养家糊口了,还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博主。
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优势进展之后,Lalamove又将目光投掷向了南美市场。2019年,Lalamove在巴西启动业务,通过对当地的货运市场、交通状况、服务资源等进行调研分析后,顺利完成了第一笔订单;之后通过数字化货运和人工智能技术等,Lalamove不仅为当地客户提供多样化车型服务,还开拓了包括食品、杂货及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在内的即时配送服务。
如今,Lalamove在巴西的团队已从初期的15人扩展至180人,业务覆盖8个核心城市圈,在当地市场建立起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随着巴西等国加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这个包含150多个国家以及30多个国际组织的合作大家庭,正在为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货拉拉作为中国物流领域的先锋,持续创新技术并优化服务,不仅攻克国际市场本地化等难题,为中国物流企业出海拓展提供了宝贵经验,更是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合作迈向新高度。
好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中评 ![]() |
|
0% | 0 |
差评 ![]() |
|
0% | 0 |
鸿泰物流有限公司 | 安能物流 | 速通物流有限公司 | 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| 浙江东宇物流有限公司 | 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|